王紅朝,男,1973年12月出生,高中文化,中共黨員,1996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淅川消防大隊裝備技師兼駕駛員。該同志入伍以來,始終做到尊敬領導、團結同志、默默無聞、愛崗敬業,因工作出色多次被市消防支隊評為優秀合同制隊員,被縣政府榮記個人三等功。 
勤于學習,刻苦鉆研 作為一名參加工作20多年的合同制隊員,王紅朝可以說是大隊的頂梁柱,定海神針。作為一名裝備技師,他始終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處處以裝備工作為重,帶頭學習各類車輛、器材裝備有關知識。他愛惜車輛器材就如同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把維修技術當成自己的使命。大隊從96年的2輛普通水罐消防車,到現在擁有的高噴消防車、云梯消防車、A類壓縮空氣泡沫車、多功能搶險救援車、消防機器人等多種高精尖車輛裝備。每次,新購置的車輛、裝備回來,他總是第一個跟廠家學、在網上學,學懂消化好,解除心中的疑問,再給隊里的同志講如何使用,注意什么。車輛裝備就像孩子,個個脾氣不一樣,有的腸胃不好,得吃細糧;有的看似強壯,卻十分嬌嫩,必須用心學習,把它們調整成聽話的孩子。有一次,中隊半夜出警歸來,執勤車輛司機向他說新投勤中低壓水罐車離合好像有問題,不好用。他聽到消息后,立刻鉆進車底檢查,認真對離合器各個部件進行詳細檢查。經過辛苦努力,他終于發現離合器存在輕微漏油現象。當時,已到深夜,中隊干部看時間太晚了,讓他天亮后再修理。他笑了笑說,沒事,我能夠把它修理好。他克服天冷、天黑等不利因素,艱難地把損壞的部件拆掉,又騎車連夜到城區,敲開了幾家配件門市,找到了合適的配件。最后,在隊友的幫助下用了兩個多小時終于換上了新的配件,車輛又恢復了正常狀態,他才安心的去休息。另外,他在修理技術過硬的同時,還積極做好傳、幫、帶作用,把自己所掌握的維修技術,毫不保留地傳授給新裝備技師、駕駛員,時時為隊員們解決車輛、裝備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近幾年,經過他個人維修器材,為大隊節約經費10余萬元。 
服從命令,忠誠履職 人們總說,百姓過節,消防過關。消防救援隊伍作為一支24小時在崗待命的軍事化隊伍,隨時有警,隨時出動,無論白天夜晚,無論天晴下雨,無論雙休日節假日,都不能例外。該同志雖然作為一名“老兵”,但從來沒有擺老資格,只要隊上有任務,總是隨叫隨到,從無怨言。2009年5月,王紅朝同志在一次訓練中不小心扭傷了腳踝,只能回家休養。有天晚上,正在睡夢中的他接到了中隊長的電話,工業園區淅鋁倉庫突發火災,火勢很猛,隊上執勤力量幾乎全部出動,急需高噴車前去增援。他接到命令后,立即準備穿衣歸隊。這時,他妻子埋怨到,“你的腳傷這么嚴重,走路都成問題,還怎么開車,怎么滅火呢?萬一不小心再傷到了怎么辦?”面對妻子的關心,他就說了一句“沒事,滅火任務要緊”。隨后他一瘸一拐的趕到隊上,忍著劇痛開著高噴車趕往火場,又跑前跑后為消防車供水,去消火栓加水,最終成功撲滅了火災,挽救了廠里巨大的財產損失。歸隊后他的腳腫的更嚴重了,連續在床上躺了三天才下床,但他毫無怨言。2010年南水北調移民搬遷,中片鄉鎮需要設置移民服務站,縣政府要求需要調派一名經驗豐富的司機前去執勤。大隊領導找到他時,他毫不猶豫,收拾好隨身物品和生活用品,就和2名隊友一起奔赴移民點,一住就是半年。執勤過程中,他克服移民現場水電不正常、蚊蟲叮咬,有家不能回等不利因素,既要負責現場守護、消防宣傳,又要幫助移民送水、搬家具,為順利完成移民搬遷任務做出積極的貢獻。 顧全大局,無怨無悔 由于消防工作的特殊性質,與家人團聚的日子總是聚少離多。剛來消防隊的那幾年,人少事多,工資低,回家又少,他妻子和母親多次勸他離開消防隊,說他會開大車,又會修車,隨便找個地或者去修理廠,都比待在消防隊強,更重要的是能多方便照顧家人和孩子。但是,他已把消防隊當作自己的家,舍不得離開,一待就是二十多年。王紅朝的妻子,在離城30多公里的鄉下小學教書,只能周末回家,兩個上學的孩子都由年邁的母親在照顧。去年冬天,一個深夜,家里突然打電話說,小孩突發高燒接近40度,需要馬上去醫院就診。這時候,碰巧隊上有警情,他考慮再三,果斷地掛掉家人電話,急忙開著消防車奔赴火場。等警情處置完畢后,他才急忙請假去醫院看看孩子。等他到醫院后,他母親和妻子正坐在病床前焦急的等待,看到他時都激動地哭了出來。 2012年8月,轄區寺灣鎮一油罐車翻到路邊深溝里,罐體破損,柴油泄漏,現場險情和危機重重。家人獲悉后,擔心他,勸他不要盲目前忙,注意安全。他婉轉地回復家人,“咱干的就是這工作,如果大家都這樣想,咋辦?另外,自己還是一名老兵,更要帶好頭,做好榜樣”。隨后,他開著消防車,冒著油罐隨時爆炸的危險,深入墜車第一現場,和隊友一起,出水對泄漏的油品進行稀釋,幫助石油公司人員對油品進行導罐處理,最終成功處置了險情,得到在場大隊領導的稱贊,“老王,好樣的!”他拔了拔頭發,開心地笑了。 二十多年彈指一揮間,該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新時代消防人的風采,在消防事業上,默默地奉獻,堅定的繼續努力前行。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