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胡軍
8月13日,本報以“微信加公眾號送禮品暗藏陷阱”為題,報道了一級名為“聲宴耳機”“芊芊”“右手的導師”等名稱的系列公眾號,以贈送耳機為名,欺騙消費者添加這些公眾號,然后再以此傳播色情視頻獲取非法利益的不法行為。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記者通過微信舉報后,這些公眾號僅僅關閉了兩天,竟然“死而復活”,繼續傳播色情視頻。
被封公眾號兩天后“復活”
8月10日,本報記者在驗證上述公眾號涉嫌傳播色情視頻后,立即通過微信進行了舉報。8月11日,記者再次點擊時發現,這些涉嫌傳播色情視頻的公眾號已經被封。
然而,8月16日,趙先生再次致電記者,被封的公眾號死灰復燃,又開始在午夜23點-24點之間,發送驗證碼信息,輸入驗證碼后,仍然可以看到不堪入目的色情視頻,而且每天其各個分公眾號的視頻內容都不重樣。
“太不可思議了!微信怎么能這樣呢?微信不是一直都聲稱堅決反對色情、暴力、欺詐等違規信息的嗎?這么明目張膽,傳播那么下流和露骨色情視頻的公眾號,居然只是被關閉兩天就又重新開張了,那微信的舉報不就成了擺設了?”對于微信應對舉報的態度,趙先生表示非常不滿。
記者再次登入這些公眾號進行核實,發現其旗下的“十分有料”“午夜笑談”“浮利大哥”“笑談三聲”等分公眾號,確實仍然在傳播色情視頻內容。在被舉報后,這些公眾號僅關閉了兩天,從8月14日起,8月16、17、19、22、23日晚上23點過后,這些公眾號都在發送驗證碼和色情視頻內容。
對于被封號處理的問題,這些公眾號竟于8月13日晚聲稱:“昨天黑哥有事出差了,今天正在給兄弟們緊張的準備當中,可能今晚發布不出了,這些時間黑哥比較忙,十分抱歉,請兄弟們多多包容。”果然,8月14日晚23點半許,這些公眾號的驗證碼如期而至。
對于中間偶然出現的斷檔情況,其解釋非?;?。8月21日晚的解釋是“昨天情人節黑哥為啥不在,我想你們應該也明白,沒錯,跟你們想的一樣,昨天我被忽悠出去當電燈泡了,亮得讓人無法直視!說多了都是眼淚,今天還嚴重感冒,所以特地來跟兄弟們請個假,為了補償你們,明天晚上給你們放送點好的貨色……”
對此,趙先生認為這純粹是由于微信管理不嚴,對被舉報的違規公眾號的處罰流于形式所致:“從這些回復里,可以看到傳播者的肆無忌憚,微信對色情公眾號的縱容,如果微信真的像自己聲稱的那樣嚴肅對待舉報,被舉報者還會這么囂張嗎?”
處理模式令人費解
事實上,以上被舉報的公眾號,之所以能被關注,其根本原因還是最初宣稱“送耳機”的公眾號——“聲宴耳機”。
“當初為什么上當,還不就是看到免費送耳機,而且是朋友圈里的朋友轉發的,結果就稀里糊涂地加了一堆被偽裝的、搞色情視頻的公眾號,這種傳播模式屬于典型的欺騙行為,難道微信就不管嗎?”與趙先生有著同樣經歷的深圳權先生對此也頗為不滿,“當初這個公眾號確實是這么承諾的,微信直接關閉這個號了,難道就白騙了?無人需要對此負責?”
8月24日,記者再次點擊“聲宴耳機”公眾號,發送“耳機”兩個字以后,系統顯示:“你所關注的公眾號已被屏蔽所有功能,無法使用。”
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曾經遭遇過“加公眾號送禮品、但最終并無禮品”騙局的微信用戶,所有的被騙者都表示,向微信舉報后,微信所采取的措施充其量就是將被舉報公眾號屏蔽,并不為被騙用戶提供繼續向設局者追索的渠道。
“有些設局的公眾號,其實背后是有實體企業在支撐的,設局欺騙大家去加微信公眾號,其實就是一次企業推廣活動,是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的,用戶是有權利向這些企業主張禮品的,但是,微信直接封號以后,用戶就沒法去主張,微信也沒有提供其他的渠道來幫助用戶,完全就是騙了白騙,這些企業可能利用這個漏洞,改頭換面繼續騙人。”對于涉嫌欺騙的公眾號的最終處理模式,北京東元律師事務所主任李秀生律師認為,“微信作為企業,應該為自己用戶的權益主張提供救濟的渠道,而不應該是一封了之。”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