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內疫情形勢趨于平穩向好狀態,但疫情防護仍不可放松,特別是全球疫情日趨嚴重,境外輸入風險仍在。作為疫情防護必需品,口罩需求缺口仍是不少。面對“?!迸c“機”共存的局面,部分企業當機立斷,火線轉產,在口罩供給上出力的同時,也為企業發展帶來新能量,而滎陽市“一拖二自動化口罩生產線”正是其一。  “一拖二”模式開啟,滎陽口罩生產按下“加速鍵” 作為全國工業百強縣,滎陽市擁有31個工業門類,產業門類齊全且產業鏈條完整,經過前期不斷發展已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軌道交通、機械制造為主的產業集聚,工業已成為滎陽的支柱。據悉,在疫情防控工作仍吃勁的3月初,河南省滎陽市有4家企業21條口罩生產線迅速上馬,預計3月底日產口罩可突破150萬只。 滎陽市鄭州翎羽新材料有限公司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擁有一大批高端技術科研人員。公司利用其自身技術優勢,快速上馬一條“民用一拖二自動化口罩生產線”,并委托鄭州智慧環境機器人研究院技術團隊為其設計安裝,該模式下的口罩生產線單日產能預計可達10萬只。 一拖二自動化口罩生產線 “一拖二”模式降本增效優勢明顯 鄭州翎羽的一拖二自動化口罩生產線通過嵌入5G模組,提供接入通道,將實現產線控制器和PLC等設備同云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高速互聯,可對每片口罩的每一道工序進行存儲,以及互聯網遠程運維及監控,讓一條高速生產的產線,僅需一人操作。同傳統口罩生產線相比,產能翻倍的同時,還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 
“5G+工業互聯網”實現設備智聯 一拖二自動化口罩生產線利用“5G+工業互聯網”系統實現了各設備之間的智聯,可實時監控生產狀況、設備狀態及口罩產量等各方面情況,為口罩順利生產保駕護航。當生產過程出現異常時,系統會及時報警,實時提醒企業,避免口罩生產環節出現質量問題,達到提前發現、及時處理、減少損失。 “5G共享抗疫”解憂,滎陽順應新基建浪潮布局尖兵 制造企業需要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谡之a業鏈此前曾出現過“上游熔噴布原材料聚丙烯供應非常充足,下游口罩企業卻熔噴布短缺”的現象。為減免此類問題的發生,民用一拖二自動化口罩生產線關聯了滎陽市政府攜手鄭州智研院上線的“滎陽市5G共享抗疫”系統。 口罩數字化產業鏈“共享抗疫” “滎陽市5G共享抗疫”系統搭載于滎陽市科工信局聯合鄭州智研院開發的企業幫APP內,該系統可實時對口罩日產量、日供應量、庫存、市場需求等方面進行監控、統計,方便跟進系統上更新的原料信息,及時調配無紡布、熔噴布等口罩生產原材料。將數字技術融入口罩產業鏈,將大大緩解特殊時期口罩產業鏈各環節分配不均造成的壓力,解決特殊時期對口罩的生產、供給需求。  “強心”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疫情之下如何快速恢復生產,是考驗,也是實戰。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是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一劑“強心針”。滎陽市科工信局聯合鄭州智研院在企業幫APP上推出的政策申報模塊,重點整合了疫情期間國家、省市發布的關于疫情防控支撐企業發展的系列政策,幫助企業快速進行查閱申報,及時享受各部門相關紅利,助力企業復工復查,平穩開發。  制造業未來或成共享經濟“主戰場” 2018年就開始布局,為滎陽市應急管控提供決策支撐的滎陽綠色工業云平臺也對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等系列政策進行了系統性整合,滎陽市5G共享抗疫系統也將被接入其中,一同被接入的還會有共享噴涂技術。在此之前,滎陽曾與技術單位、園區企業共同探討共享噴涂技術在滎陽市機械制造行業的落地,利用共享的生產方式,實現資源的最優化利用、污染物的最小化排放。發展共享制造,既可以讓掌握制造資源的龍頭企業搭建平臺,將制造能力分享出去,以大帶小,找到一種新的盈利模式,也可以促進制造業專業化分工,讓企業集中精力發展核心能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作用日益突出,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愈加明顯。受疫情影響,這些新技術必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促進智能制造煥然新生。滎陽市政府也緊跟時代步伐,加快布局5G商業應用,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積極借助科技力量搭上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快車”,為滎陽市新興經濟注入活力。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