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國消費者報》2版以《黑車“傍著”公交站攬客》為題,報道了北京市海淀區上地公交站“黑車”占用公交車道攬客亂象。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回應稱,目前,各部門都在行動,希望乘客對“黑車”違法載客行為積極舉報,同時不要乘坐“黑車”,以免出現意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交通管理工程學院教授劉建軍認為,要徹底杜絕“黑車”現象,需要將打擊、教育、監管“黑車”現象和完善公交服務相結合。 近日,記者發現上地公交站附近“黑車”明顯減少,公交站臺處也新配備了安保人員。4月16日晚,記者再次來到上地公交站發現,“黑車”又出現在公交站旁攬客。 北京市交通委相關人士4月16日回應稱,“黑車”攬客運營屬于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管理,違法停車屬于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管理。目前對“黑車”的管理確實有一定難度,希望乘客對“黑車”違法載客行為積極舉報,同時不要乘坐“黑車”,以免出現意外。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交通管理學院教授劉建軍表示,“黑車”在特定時間、路段和地點出現不是偶然的,一般在公交車終點站等公交線路“斷頭”的地方出現較多。目前處理“黑車”大多是以個案和后果處理為主,會增加行政執法成本,不能起到威懾作用,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需要加強綜合執法,采取專項治理行動。 如果“黑車”在公交站等地方聚集影響了正常的道路交通,屬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在公交站附近設置禁停的交通標志或施劃禁止停車的標線;如果“黑車”影響到公交車的進出站和乘客的上下車安全,公交公司也應派員加強公交站點的上下車秩序維護和安全管理。有關地區還需增加監控設備投放,完善監控拍攝區域。劉建軍說:“城市里有一些區域性的綜合執法,超出了交通執法的范疇,有了完善的監控設備,會提高取證能力和打擊效果,產生防范效應?!?br/> 劉建軍提醒消費者,雖然乘坐“黑車”可能便宜、方便,但存在安全隱患,一旦發生道路交通事故,乘客的權益將很難得到保障。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