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資訊網
 
給非遺的傳承創新探路:老中醫的新科普
2017-05-17

人民網北京5月16日電(記者鄭海鷗) 近日,畢業于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專業、北京市源本中醫研究院院長樊學鴻和他團隊的《復雜中醫的極簡思考》和《氣道中醫》正式出版了,這套書力求用科普的方法把抽象的中醫理論簡潔地表達出來?!拔覀兊暮诵乃枷朐醋郧宕Q地的御醫黃元御,他又是全盤繼承的古典醫學的《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p>

中醫作為非遺,如何能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又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樊學鴻說,中醫經過幾千年傳承發展,我們今天的語言環境、知識背景和古人的相去太遠,就連我們理解清朝的醫學內容也已存在障礙,理解上古的古典中醫存在更多障礙,而外國人對現代中國文化都不太理解,去理解的中國古人的思想就更顯不可能?!拔乙詾?,除了中醫要提供優越的療效,還需要提供‘經過翻譯’的、適合現代語言環境的、更加通俗易懂的中醫思想,也就是科普。只有這樣,古老非遺的發展才能有更好的土壤、更深厚的基礎?!?/p>

黃元御的用氣和氣化思想對各種中醫理論和臨床實踐,進行了系統梳理和解析,著述《黃元御醫書十三種》和《四圣心源》。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馬竹波是個“中醫粉”,卻一直不能登堂窺奧,“樊學鴻這本《復雜中醫的極簡思考》力求用耳熟能詳的知識,深入淺出的闡述了中醫的基本理論,或可做為輔導書?!?/p>

“學中藥出身的我,對中醫了解點皮毛。初學中醫時,對一些只可意會、看不見、又摸不著的中醫理論,多采用囫圇吞棗方式記下,終因無法真正讀懂和理解,只能記著只言片語,所以一直無法窺探中醫的奧秘,倍感遺憾?!睒I內人士呂勇均看了本書后說,“本書用大眾耳熟能詳的知識,將復雜的、燒腦的‘陰陽五行學說、經絡學說’等概念,用現代人一讀即懂的語言,形象、通俗地表現出來。盡管評述角度需要更多的證實,這種勇氣和創造性思考已經值得鼓勵?!?/p>

樊學鴻坦言,自己是基于對黃元御氣化思想的深度理解,使用理工科思維而進行的中醫科普創新探索,“經過不少非專業人士的檢驗,發現很多人閱讀此書后,對中醫的基礎原理會產生比較具象的認識。但是話說回來,由于涉獵面比較廣泛,相信論述不一定完全正確,而且可能存在一些錯誤,需要更多人一起探討和指正?!?/p>

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紅兵看來,本書基于傳統中醫理論,利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對中醫藥進行了新的詮釋,為中醫藥理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觀點,此書的出版將為相關的中醫從業人員從不同視角去理解中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啟發。

時代在進步,不久的未來,80后、90后、00后將成為社會的主流。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創造,創造一些方法,讓他們明白、接受、信任中醫的精髓,并傳承下去。樊學鴻說,“文化和學術的進步也需要爭鳴,通過更多這樣的爭鳴,我們可能會摸索出更多適合新時代的中醫語言、新時代的中醫教育,讓古老非遺的中醫得以在新時代更好地為中國人甚至全人類的健康做出更多貢獻?!?/p>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版權說明  
北京資訊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3  http://www.kutchforever.com
主辦單位:北京資訊網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2015378號 技術支持:河南科加
国产在线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