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召開實施“30證合一”信息共享暨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措施新聞發布會,宣布深圳近期已在國家統一的“24證合一”基礎上,新增6個證照事項,實現了“30證合一”,同時在商事登記中引入實名核身技術,以提高登記質量,更好地服務創新創業大局。 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黨組書記、主任鄺兵強調說,要堅決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高標準嚴要求,堅持以企業為中心、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實行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強化公共信用建設、加大為企業清費治亂減負力度,著力營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目前深圳已實現的“30證合一”包括:營業執照、分公司《營業執照》備案、機構代碼證、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受理、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分支機構備案、糧油倉儲企業備案、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備案等?!?0證合一”改革將繼續全面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真正做到讓“信息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 鄺兵說,商事制度改革確確實實激發了市場活力,過去深圳的商事主體在全國大中城市排名第6,商事制度改革以后,到今年6月底,商事主體已經達到了319.8萬戶,將近320萬戶,在全國大中城市位列第一。 鄺兵表示,這幾年總結商事制度改革的經驗表明,不單要關注商事主體的數量,也要關注商事主體質量的提升和結構的優化,例如現在企業注冊比較容易,但吊銷、注銷的程序還比較繁瑣,異常名錄上的企業還比較多,這需要我們真正在各個方面放寬條件,一方面使企業能夠實質性地為社會作貢獻,真正地發揮創新創業的活力;另一方面對于那些刻意的虛假注冊要嚴厲打擊,多管齊下以有效提高整個商事登記質量。 鄺兵說,要創新監管模式,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為主、以重點監管為輔、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監管模式。要突出重點,分級分類,區分風險等級和重點、重要程度,合理確定抽查比例,要分級分類,科學精準地確定一定的抽查范圍。 另外,要通過嚴厲打擊虛假注冊,擠壓違法行為的空間。要從源頭、中間環節發現的問題進行查處,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整個商事注冊的質量。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