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資訊網  www.kutchforever.com 我要投稿   登錄   注冊
北京資訊網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跨界共創 年輕力量重燃傳統文化生命力

時間:2018-12-18  來源:中國日報網  

弘揚傳統之美 新文創激活產業發展動能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華夏文明從歷史硝煙中一路走來,經受過無數飄搖動蕩的時刻:殘忍專制的文字獄、洶涌而下的大漠鐵騎、軟弱的王朝統治和西方侵略者的槍炮掠奪。即便如此,斑駁的歷史也未曾消磨中華文化之魂魄,不過為其增添些時代的注腳。

時至今日,遠去了刀光劍影,逝去了血雨腥風。安詳的太平盛世,國風國韻憑借獨特魅力,吸引著新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去探求。然而,受地理位置和資源保護等局限,歷史遺留的文化瑰寶難以直面更廣泛的大眾。由此,如何拉近傳統文化與年輕一代的距離,讓更多普通人在日常中即可觸碰歷史文明,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探索與嘗試。

優秀傳統滋養民族自信 文化復興需要守正創新

作為世界五大文明起源之一的華夏文明,一直以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吸引著全球目光。造紙術、印刷術讓文化傳播更加便捷,指南針令人類探索前進有了方向,火藥也極大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古老的四大發明,至今澤被后世,領先世界。陶瓷、絲綢、刺繡,經由絲綢之路遠渡重洋,驚艷西方。

正是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孕育和滋養了民族自信,成為中華人民的精神之源。在經濟、科學和國防軍事之外,文化作為最具影響力的軟實力,是中國傲然世界的底氣。弘揚傳統文化,不僅有助于加強民族凝聚力,抒發國人的愛國情懷;也促進全球文明對話,是溝通世界的橋梁。

但是,隨著時代發展,物質消費和快餐娛樂大行其道,全球化浪潮席卷而來。傳統文化漸漸被遺忘和拋棄,尤其對于90后和千禧一代,大部分尚未有過深入了解,無從建立探求的興趣,更遑論保護與傳承了。課本上刻板而模糊的介紹,讓他們只知其名、不知其義,最終淪為一個個空洞的符號,甚至遭受濫用和誤用。

這樣的結果,固然有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但也與傳統文化自身未能與時俱進、嚴重脫離現代語境離不開關系??梢?,中華文化的繁榮復興需要守正創新。既要尊重歷史傳統,又要結合時代轉化發展。從而挖掘出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展現中華文明永久的魅力和時代風采。

“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痹谛聲r代背景下,將前沿科技與創新思維結合,激發傳統文化的新鮮活力,才能避免涸澤而漁。讓深厚的歷史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由此,中華傳統之美,將不懼時間的洗禮,反而歷久彌新,煥發出年輕的光輝。文明之河也因而得以奔騰不息,源遠流長。

媒介融合,多元跨界 數字傳承創生機

自古以來,文化的傳播都離不開媒介的發展。文以抒情,歌以詠志。從圖文讀物到電視電影,互網絡時代的媒介載體更是繁雜豐富。而每一種新載體出現,都勢必對文化內容進行再創造,匹配適合的媒介語言進行創新性表達。這是媒介反哺內容升級。

歷史文明也應走出象牙塔與博物館,利用移動科技與數字技術,通過媒介融合,以全新的表達方式呈現給大眾。進而使得傳統文化突破原有圈層,結合時下流行元素,進行多元跨界,擁抱更廣泛的受眾,進入他們的日常生活。

數字時代,互聯網發展到移動交互階段。傳播從單向的被動接受,變成共同創造,文化內容的繁衍而生也由此而來。對于新時期的傳統文化保護,關注只是首要條件,實際參與其中,更能激發集體從意識覺醒到文化自覺。要想更好地激發當代青年對文化傳承的興趣與責任感,就需要構建合適的媒介平臺,消除心理隔閡,在傳統文化與年輕人間架起良好溝通的橋梁。

弘揚傳統文化,對世界各國都是重要研究議題。日本修建“國立劇場”,讓歌舞伎等非文化遺產再次綻放在現代化藝術殿堂。意大利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將日漸衰落的傀儡戲,制成紀念品木偶,擺上西西里島的商店和街攤。北愛爾蘭政府分批將歷史建筑、紀念物、自然遺產公園等整合登錄國家遺產系統,并通過定期普查完善數據庫。大英博物館、帕特農神廟、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都在嘗試通過VR、AR技術和AI人工智能,讓歷史遺跡觸手可及。

(圖片來源:博物館AR概念圖)

在國家政策的鼓勵支持下,國內近年也掀起一股文化復興的浪潮。一系列文化類節目,如《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融合紀錄片和綜藝兩種創作手法,用創新演繹歷史和文物的傳奇故事,以時尚鮮活的媒介形態,攪動每個普通人的參與,全力揭秘和激活古老深沉的歷史文化資源。

互聯網公司也隨之加入到其中,助力宣揚國粹精華:唯品會電商扶貧頻道推出非遺手工產品,

網易云音樂舉辦“國風音樂盛典”,陌陌舉行非遺民樂演出直播等。騰訊集團提出一系列文化復興方案,開放最新研發的數字科技和交互技術,與中國更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及文化藝術機構共享,為其提供整套文化資源數字化與活化的解決方案。這種幫助傳統文化打造IP的新創意,已經與故宮、長城都有過合作案例。

此次,騰訊旗下《王者榮耀》也攜手央視《國家寶藏》欄目,以國家一級文物、李白唯一傳世書法真跡《上陽臺帖》為靈感,特制角色李白的英雄皮膚。英雄皮膚作為游戲內重要元素,因為最直觀的展現在廣大玩家面前,進而更廣泛有效地傳遞設計者承載的思想。此次李白專屬英雄皮膚,從服裝、發髻到武器、配飾等都充分結合國寶《上陽臺帖》,盡力最真實地還原文物及其相關人物故事。通過對歷史文物的創意開發,將其與年輕人最喜愛的游戲形態結合,傳統文化的精髓得以創新傳播開來。

(圖片來源:《國家寶藏》第一期,翟天臨講述李白《上陽臺帖》)

談及此次跨界合作的初衷,《國家寶藏》欄目組表示:“愿用共同的探索和努力,讓國之寶藏的大美,以不拘一格的形式深入年輕人心里,并在他們手上散發出更耀眼的光芒?!贝舜慰缃绾献饕唤洶l布就引發玩家和大眾的熱烈討論,歷史文物借助游戲平臺,真正在青年手中鮮活起來。

從商業價值到文化價值 新文創助力游戲產業健康發展

近三年,中國游戲產業收入連續保持全球第一,預估2018年將占比全球28%。今年,中國將躍升全球最大游戲市場,總體用戶超過6億。游戲出海,也成為現代國家文化傳播和軟實力輸出的方式之一。2018上半年,中國自主研發網絡游戲海外銷售收入46.3億美元,同比增長16%,游戲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個載體。

產業經濟欣欣向榮,仍離不開創造有益的社會價值,才能持續健康發展。這樣的形勢下,整體產業的升級也順勢而為。由此騰訊提出“新文創”概念,旨在“科技+文化”戰略基礎上,強調對“文化價值”的高度考量,推出新的文化生產方式。騰訊將其擅長的構建泛娛樂IP,應用到文化產業建設方面,將高度發達的娛樂產業與嚴肅的文化藝術有機融合,實現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的雙贏。此次《王者榮耀》與《國家寶藏》的跨界合作,即注重非商業主體的參與,提升產品社會價值。

(圖片來源:UP2018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

作為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娛樂方式,游戲產品必要也必須為他們帶來更多積極正向的價值引導,比如以實際行動參與文保公益,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價值觀。這是產業邁向高質量良性發展的動力源泉。而且當代年輕人本身對傳統文化有著自身的需求和熱愛。據中青報一項社會調查顯示,88.8%的受訪青年關注電子游戲中的傳統文化元素,86.6%的受訪青年喜歡帶有傳統文化元素的游戲。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游戲,61.4%的受訪青年認為能讓年輕人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53.7%的受訪青年認為重新包裝的傳統文化更接地氣。64.4%的受訪青年建議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元素與游戲產品核心結合點。

除了《王者榮耀》這種直接與大文化IP聯動跨界合作外,網絡游戲作為新媒體傳播平臺,還有多種創新形式助力傳統文化的數字傳承。國風游戲《天涯明月刀》,在研發階段就注重取材《山海經》等中國古代神話形象,結合書法、蘇繡、占卜、戲曲等傳統元素,融合古風情韻于游戲體驗。功能游戲《子曰詩云》,則是專門針對漢字、詩詞打造的獨立解謎游戲,以趣味性的玩法和古典水墨的設計,讓大眾重溫漢字之美和經典佳句名篇。

在中華崛起、世界矚目的當下,懷抱各種先進舶來思想之余,不該忽視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華夏文明歷經數千年歲月滄桑,無數珍奇瑰寶流傳不易。這更需要當代人承上啟下,以開拓創新的思維,重燃歷史文化的生命之火。

新時代的文化復興,憑借網絡科技讓傳統回歸,以全新媒介表達煥發歷史年輕態。通過跨界共創,激活產業發展動能,不斷擴大傳統文化的廣泛影響力,讓更多年輕人深入感受經典的魅力。如此,弘揚傳統將成為青年新風尚,文化繁衍得以延續,歷史文明生生不息。



[正文結束]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為北京資訊網的稿件,版權均屬于北京資訊網,未經北京資訊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使用。
    2.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京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郵箱:hnppxc @126.com
    特別提醒:本網刊發的所有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圖片新聞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神” 第六屆云居寺曬經文化節正式開幕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
跨界共創 年輕力量重燃傳統文化生命力
跨界共創 年輕力量重
鄭州舉行亳都古巷、塔灣古街項目簽約儀式 商都歷史文化區將進入建設階段
鄭州舉行亳都古巷、塔
 許嘉璐:《中華傳世藏書》是新時代的中華文化傳承
許嘉璐:《中華傳世藏
熱門點擊
  1. 2022首屆河南“我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屆國際無人機系統展將于
  3. 策協快訊 走進廣告噴繪龍頭企業—
  4. 汝州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鵬,副市長
  5. 火車半夜深更鳴笛聲震耳欲聾?當地政
  6. 2022第十一屆北京國際無人機系統產
  7. “啓思中學招生,74中學收費” 鄭州
  8. 天壽陵園成功摘得紫鉆標識,填補北京
  9. 新鄉學生投訴:河南物流職業學院學費
  10. 2022第十三屆減災應急安全博覽會將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版權說明  
北京資訊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3  http://www.kutchforever.com
主辦單位:北京資訊網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2015378號 技術支持:河南科加
国产在线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