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燮 南國初冬,依然綠樹成蔭,鮮花盛開。在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電計量)的實驗室里,一群特殊的“客人”也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溫度”。 這群特殊的客人是參加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辦、中國質量報刊社(中國質量報)承辦的“走進實驗室”活動的記者,來自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質量報等媒體。此行他們帶著問題而來——在質量強國戰略下,國有第三方計量檢測機構如何向社會公眾傳遞信任,以技術之力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經過兩天的探秘,媒體團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這份不一樣的“溫度”,來自于客觀公正,來自于專業水準,更來自于改革創新。 從一個瀕臨倒閉的老牌軍工企業內部計量實驗室,發展成為如今具有一定行業影響力的國有控股第三方計量檢測機構,廣電計量技術服務營業收入持續10多年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長,實現跨越式發展不僅讓媒體記者們印象深刻,也已成為檢驗檢測行業內的經典案例。 而在廣電計量總經理黃敦鵬看來,跨越式發展的背后,有一條公司上上下下共同守護的生命線,那就是質量?!百|量建設是根,技術創新是本,服務創新是魂。作為一家計量檢測機構,證書、數據的準確可靠是檢驗我們質量工作的關鍵?!秉S敦鵬說。 作為一家綜合性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廣電計量可謂是一個“多面手”。從無人機抗電磁輻射干擾試驗到汽車可靠性試驗,從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北斗這樣的國之重器檢測,都屬于廣電計量的業務范圍。 隨著中國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裝備制造技術不斷革新,質量體系建設顯著增強,廣電計量近年來積極布局軍工、汽車、軌道交通、船舶、航空等高端領域,在全國建有21個檢測基地,實驗室面積超過16萬平方米,初步構建了覆蓋全國的一站式計量檢測技術服務能力。 “計量檢測技術服務機構要積極參與到企業的創新發展和產品升級過程中,幫助企業做好質量管控,從而進行產品改進和完善?!睆V電計量副總經理、技術研究院院長曾昕表示。近年來,廣電計量注重科研成果轉化運用,努力構建企業核心技術能力,與中國計量大學、江南大學等眾多知名高校建立了“檢學研”戰略合作,整合社會智力資源提升公司技術創新能力。 周到快捷的技術服務,是廣電計量的另一張王牌。公司成立之初,以計量校準為主營業務,為了快速占領市場,廣電計量全面研究了傳統計量服務機構的服務模式及客戶的需求和痛點,迅速改變了傳統的送檢服務模式,推出下廠現場計量、取送計量服務,快速搶占了華南市場并獲得客戶廣泛認可。如今,廣電計量堅持圍繞客戶需求,不斷改革創新服務模式,持續提升客戶滿意度。駐廠委托服務、自動化測試、自動校準、遠程測試、機器人測試等特色服務,為客戶帶來更便捷、周到的服務體驗。 而在嚴格的質量管控和不斷完善的技術服務背后,是廣電計量引以為傲的體制機制創新,正是改革創新為公司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改制成立16年來,公司以市場化為導向,堅守質量生命線,立足體制改革、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持續加大技改投入,闖出了一條高速發展之路。公司建立了內部誠信體系,除了開展公司質量月、質量宣誓等活動,還從組織結構、制度建設、日常管理、行為操守和廉潔意識等方面加強員工自律,保證質量工作誠信和公正。并在全國21個檢測基地實驗室實施一體化的質量管控,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各項質量管理工作規范化、流程化、高效化,嚴格按照各認證認可標準要求,實施內部常態化的飛行檢查。同時,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流程文件每年都接受多次資質認證認可評審及外部質量飛行檢查,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 “計量檢測技術機構的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秉S敦鵬說,“廣電計量將一如既往地堅守質量生命線,強化綜合技術實力,為國內的檢驗檢測機構改革提供可借鑒的參考案例,實現產業報國、實業強國的抱負和擔當,更為‘中國制造2025’,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質量強國夢作出我們的貢獻?!?/p>
[正文結束] |